白牡丹的介紹與照顧方式
白牡丹(Graptoveria cv. Titubans)是景天科交種,是風車草屬的朧月(Graptopetalum paraguayensis)與擬石蓮花屬的靜夜(Echeveria derenbergii)交配而來的品種。外型偏靜夜矮胖短小,不過好照顧好生長的特性遺傳到朧月,可說是多肉界的好寶寶!
白牡丹在生長季時長大的速度很快,每年 10 月開始到隔年 6 月皆為生長季。葉子形狀為倒卵形,排列緊密形成一朵像花的形狀。葉色是篇灰綠色,表面有淡淡的白粉,前端尖尖的,天冷的情況下,會出現輕微的粉紅色,特別精緻!
白牡丹喜歡乾燥和通風的環境。除了夏天之外,多多讓白牡丹曬太陽,他會長得非常漂亮!生長季的澆水方式為每 1-2 週大量給水,盆景照顧就是每次澆到底部孔洞透水出來,切勿天天澆水容易發爛。而休眠期夏天也需要陽光,但不直射,保持通風才是最重要的!頻率為每 2 週一次,不澆透,表持表面濕潤,傍晚過後給水,補水之外也順便降溫。
觀察白牡丹是否健康?
白牡丹正面如白玫瑰綻放的美大家都喜歡,不過一株漂亮健康的白牡丹,我們可以從側面的型態來觀察,圖片中的白牡丹正是最美的時候,葉子與葉子中間無間隙,緊密且飽滿的層層相疊,厚實的葉片稍微向
那如果是不健康的白牡丹長什麼樣呢?這裡剛好沒有徒長的白牡丹照片,我們拿其他種也是花型多肉來比擬,你可以從圖片明顯看出來,這些植株的側面姿態與白牡丹有明顯之不同,多肉中間的莖拉得比較長,而葉子與葉子的間距變寬,葉子向下垂垂的看似沒有精神,這樣就是「徒長」的意思囉!從字面上來看,徒長就是「沒有用的長大」,節間過長,脆弱的延伸便稱為「徒長」,原本花形的多肉從側面看變形了!
想知道如何解決徒長的多肉?這篇文章你可以繼續閱讀:多肉Q&A:什麼是徒長?
怎麼繁殖白牡丹?
繁殖白牡丹主要有兩種方法:葉孵&砍頭扦插,上圖示範的就是葉孵,從字面上來看葉孵就是用一片葉子即可繁殖成一株新的白牡丹,所以你想你的白牡丹有幾片葉子,就可以長出幾朵新的白牡丹小寶寶?超有成就感的!多肉的繁殖能力是不是很強?不過葉孵還是需要有一些小技巧你必定要先知道:適合葉孵的季節是春秋兩季,葉孵要有一點耐心,他們不會孵個一兩天就馬上有新變化,快則一個星期,慢則一個月到半年都是有的,所以大家將葉子拔下來後,可以期待小寶寶慢慢變大的模樣喔!
其他關於葉孵的注意事項,你可以繼續閱讀:多肉Q&A:八個葉孵多肉的技巧。
參與一堂:多肉繁殖實作課
除了葉孵之外,剛剛提到的砍頭扦插也是其中一個繁殖白牡丹的方法,那你知道
白牡丹的盆景搭配
多肉植物組盆是一種非常棒的栽種方式,將各種不同顏色的肉肉們組合搭配在一起後,看起來就像顏色鮮美的水果,每一種看起來都美味可口!而白牡丹的美在組盆裡雖不是最搶眼,但也是數一數二的美,無論是種在中間當作最佳女主角(心心相印愛心盆)、或是旁邊當一個小配角(大扁洛克),皆是整盆作品最受矚目的部分。下回若是你想要玩多肉組盆,別忘了將白牡丹也種進去喔!
介紹完白牡丹之後,若是還想認識更多種類的多肉植物,請繼續看下去:
有肉 SUCCULAND | 植品設計 | 台北市大安區四維路 76 巷 19 號 1 樓 | 02-27017257