喜歡有刺的葉子、又喜歡斑葉的繽紛色彩嗎?斑葉刺桂(斑葉冬青)就是你的絕佳之選。斑葉刺桂一般來說被以斑葉冬青之名做販售,但實際上這是一種誤用,斑葉刺桂擁有形狀極為類似冬青的有刺葉子,但兩個物種就植物學上有許多不同之處。本篇文章將帶你更認識斑葉刺桂,也教你如何分辨他與真正的冬青的不同,可以在爬台灣的小山時看到「苗栗冬青」時發揮作用,讓你的山友對你刮目相看。
斑葉刺桂(斑葉冬青)基本介紹
斑葉刺桂屬於木樨科、木樨屬,學名為:Osmanthus heterophyllus ‘Goshiki’。
原產於日本,也稱作五色桂花、斑葉刺桂、斑葉異葉桂花、假冬青,與桂花同屬,有時葉被稱為桂花屬,常綠灌木,木樨屬是因為木質部分有類似犀牛角的紋路,刺桂是這麼有特色,長成大樹時還會被稱為柊(音同中)樹,屬名是有香氣的花的意思,種小名則是「不同的葉子」的意思,個體名 ‘Goshiki’,是日文之中「五色」的意思,除了形容了顏色的豐富,也代表了他的出身。同一株上常常有不同的葉子,簡稱異葉,不過英文世界也會稱他為三色桂花,這屬於文化上對於賞玩的認知差異。
生長緩慢,革質葉片,新葉會是偏粉紅色的,而後隨著葉綠素沉澱逐漸轉換至黃綠色
斑葉刺桂(斑葉冬青)會開花嗎?
會!夏秋之際開白色小花,有香氣,果實會是藍黑色的,只是在一般栽培中不容易栽種成株。榮獲英國皇家園藝學會頒發的花園優異獎,是世界知名的植物。
斑葉冬青的謬誤:刺桂才是正確的
冬青屬有 400 種,裡面葉片有刺的其實也不多,分布於全球大多數地方,台灣也有原生種,因為有刺的冬青被視為聖潔象徵所以有一定的名氣,果子是鮮紅色,木樨屬(桂花屬)只有約 30 種,果實大多是藍黑色,裡面有刺的也不多,剛好斑葉冬青(刺桂)就是一種,刺桂也是台灣原生種,大多分佈在高海拔地區,從植物學上來說兩種植物真的完全不同,稱他為「刺桂」相當適當,相同的命名方式可類比金桂、銀桂、四季桂(月桂、肉桂與錢櫃不包含在內)。
冬青與刺桂葉子這麼相似,是自然界的「趨同演化」的例子,目的都是不希望喫食者靠近。除了果子顏色的差異外,從葉子排列的方式也很好區別,冬青是互生的,刺桂是對生的,在台灣山區容易搞混的是苗栗冬青,下次跟山友爬山就可以分享這個小知識給他們。
斑葉刺桂(斑葉冬青)怎麼照顧?
陽光
斑葉刺桂需要半日照到全日照的環境,耐冷、不喜歡太高溫的天氣,喜歡日照,植株越大越需要日照,畢竟他是能夠長成大樹的植物,室內種植的話需要使用植物燈才可栽培長久。建議種植環境為陽光直射的陽台、半日照的露台,並在夏天酷暑時稍微遮陰降溫。
澆水
斑葉刺桂喜歡維持濕潤的介質環境,也很喜歡通風的環境,其實種植所有植物都是一樣,澆水頻率要與種植環境來做調整,越是通風涼爽、越是光照充足的環境,澆水頻率可縮短,一週澆水 2-3 次差不多,澆水沒有一個標準答案,要由經驗值來調整。
斑葉刺桂(斑葉冬青)需要施肥嗎?
要讓植物長得好,補充肥料是加分的。基礎也是最簡單的施肥方式即是在生長季時添加「長效肥」(緩釋肥),至於要添加多少,肥料包裝都有些適合劑量。雖說肥料不是必需品,但就像人類吃營養品一樣,有吃就會長得更好喔!
斑葉刺桂(斑葉冬青)與盆器的搭配組合
植栽設計師精心挑選陶藝品牌「璐室」的作品,將繽紛多彩的斑葉刺桂種植其中,為典雅的雙耳盆器注入新的生命力。運用小果實、葉材裝飾搭配,營造出獨特的季節感。盆器靈感來源取自生活食器,除了頗具裝飾感的小耳,刻意增加的盆表面紋理增加拿在手上時的觸感。好的植栽可讓整個空間充滿了自然和藝術的氣息。這不僅是植栽設計,更是一個有意義的藝術品。
自我介紹 – 有肉 SUCCULAND
我們是一家多肉植栽設計品牌,成立於 2015 年的夏天,在台北大安捷運站旁有一間體驗門市。想要享受種植多肉的樂趣?來有肉逛逛,
每月推薦一款多肉,透過細細的介紹、分享與他們有關的小故事,欣賞植物的美、愛上與多肉相處的時光。若想認識更多斑葉植物,我們推薦你看這另一篇有點粉紅色斑葉的植物文章「油點百合錦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