猶記有肉和 Kuwado 初識的場合是在 2015 年第一屆灰熊市集上,有肉即將正式營運,而我們是協辦單位,同時想藉由這次的活動尋找適合到有肉寄賣的盆器設計品牌,Kuwado 正巧是其中之一的攤位,而就這麼有緣的相識了。主理人 Kuku 當時也是多肉初心者,對於我們的邀約感到躍躍欲試,「能讓更多人使用自己的作品來種多肉」,這是件多好的想法!而雙方一拍即合,在合作近四年的時間,除了商品寄售外,也共同規劃了許多陶藝創作的手作課。想帶你好好認識,我們合作的第一個陶藝品牌「Kuwado」。
取名為 Kuwado 的原因?
以青蛙造型為創作主題的 Kuwado,盆器左右邊都有著如青蛙般的小眼睛,細問之下才知道,原來 Kuwado 這個名字的 Ku 來自創作者 kuku 之外,也是台語發音之中「蹲、踞」的意思,就好像青蛙們平時四腳蹲坐的姿勢,而 wado 則是蛙蚪的發音,青蛙和 Kuwado 即有了有趣的連結。
品牌主理人自介
我是一個個性比較急躁、直腸子的人,又是金牛座,對於很多事情會有自己莫名的偏執和認真,最近可能是即將邁入而立之年,對於自我的認識及認同,可能因為身邊的朋友、家人,而對自己有了更多的了解,體會到責任是在自己有更多能力時,要記得適時回饋、或是以更好更圓滿的方式顧及到他人,一種自我成長的感覺,和以前想怎樣就怎樣的自己,現在這階段更能體會相處和諧的重要(笑)。
如何開啟一天創作的過程呢?
通常早上是自己處理瑣事的時間,下午會正式開啟工作、創作的模式, 以前會規定自己每日要完成的事情,但現在更重視自己的節奏與步調必須是能讓自己更專注的狀態,及更有效地呈現自己!作品還是偏隨性想到什麼就做什麼⋯ ⋯因此每個作品幾乎都是獨一無二,之後會再規劃更有系統的系列呈現。
品牌成立五年的變化⋯⋯
2014 年成立 Kuwado,從一開始的市集擺攤、教學,到工作室風格慢慢確立,讓更多人喜歡、認識了 Kuwado,也因為如此遇到很多有趣的合作及緣分,讓自己能走得更遠更長,感謝有形、無形中一直幫助我的人。
在 2019 年初,工作室搬遷至中山站,算是下一個目標的開始,一直希望能推薦給大家自己平常看的展、喜歡的陶、日常、事及物,希望用更推廣、多元的角度來邀請,以『陶』為出發,連結更多可能發生的事。
最喜歡的作品
我自己最喜歡的盆器還是青蛙系列(爆米蛙)及小人物系列,擬人化和表情、動作一直都是信手捻來、直覺的創作,所以在盆器上也常是獨一無二、較不喜歡做重複的作品。另外,搭配上組盆、植物的種類生成髮型,變成了另一種觀眾和作品的互動,是另一塊我很喜歡的部分。
與植物自然共存
一直都有栽種多肉、鹿角蕨、觀葉植物,植物對我來說是一個安靜卻有趣的存在,自己默默地生長、默默開花、默默死去,沒有太多戲劇性張力的狀態,但總能用自己的方式表現。也因為自己從小生長的環境是被自然物包圍,植物的存在總是能讓人放鬆,也培養出養成觀察的好習慣,在創作上提供更多不同的靈感及面向。
在盆器製作時,因考量到種植的適合性,Kuku 會特地多一道手續:在盆底製作排水溝,減少底部積水的壓力,讓植物更透氣、盆器更疏水,這樣的巧思也是身為植物愛好者才會考量到的喔!
未來展望
今年因工作室搬遷至中山,觸及的廣度大大提升了更多面向及可能,在 Kuwado 以外,獨立出以策劃活動、和各領域連結的空間品牌 -『方室』,分享以更多不同角度切入有關各個領域的多元面向及可能性,連結更多生活美學的呈現及活動,當然也希望藉此認識更多不同領域的人。
跟著 Kuku 老師來玩陶
你知道其實捏陶也看得出一個人的個性嗎?不管是細膩的、粗獷的、簡約的、華麗的,其實都是反映著自己個性的一部份。在捏陶課的手做過程中,一點一滴注入自己喜歡的造型玩出屬於自己的多肉陶盆。
帶顆放鬆的心,慢慢地捏實捏塑,從泥土變成自己喜歡的造型成品,捏陶的成就感就在完成的瞬間,療癒自己也獲得大大的滿足!(點此報名個人陶盆製作,親子陶盆製作。)
要如何能夠買得到 Kuwado 的花器作品:
有肉 SUCCULAND | 台北市大安區四維路 76 巷 19 號 1 樓 | 02-27017257 | 多肉植物與設計盆器搭配的禮品店